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云浮市云城區河口街馬崗村吸引了大量企業進駐,同時也成為流動人口落腳點。村范圍內共有企業350余家,出租屋1244間,戶籍人口僅有2330人,常住流動人口卻有5186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708人。 針對轄區內企業及出租屋多、戶籍人口與外來人口倒掛的實際,馬崗村堅持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強化基層社會治理。通過堅持黨組織統攬一個體系,建強“網格黨小組、‘兩新’黨組織、流動黨員、好人隊伍”四支隊伍,落實村居、企業、出租屋、學校四類網格治理,抓好外來務工人員服務一條主線的“一四四一”工作法,推進馬崗村基層黨建引領“多網合一”服務管理示范點建設,實現“創建平安村居,共享平安福利”。該村先后獲評“廣東省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云浮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

基層治理做得好不好,關鍵在基層黨組織、在廣大黨員。近年來,為健全基層治理體系,夯實鄉村振興基礎,馬崗村不斷完善黨組織對村級各類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機制。目前村內共設有1個黨總支、2個黨支部,針對轄區內的新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還單獨組建了9個“兩新”黨組織,通過建立“村黨總支部—網格黨支部(黨小組)—黨員中心戶”的組織體系,夯實了基層治理紅色根基,為馬崗村平安村居建設提供了強勁的“紅色引擎”。

馬崗村黨總支部開展黨課活動。
通過評優爭先機制,讓黨小組成員下沉到所屬微網格,建強網格黨小組隊伍;通過與轄區“兩新”黨組織結對共建,鼓勵黨員向網格內企業傳播黨和政府關于企業發展的政策規定,建強“兩新”黨組織隊伍;通過對流動黨員進行思想引導,調動其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積極性,建強流動黨員隊伍;通過黨建引領,廣泛凝聚好黨員、好隊長、好鄰居、好親戚、好士兵、好鄉賢等好人力量,建強新時代“好人隊伍”…… 在實際工作中,馬崗村還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讓廣大黨員及群眾當好政策宣傳員、平安守護員、文明倡導員、環境監督員、民情信息員。 前不久,馬崗村內一對兄弟因祖屋糾紛鬧得很不愉快。村級人民調解員彭永其聽聞此事后,迅速趕往事發地了解詳細情況并開展調解工作,卻一度陷入僵局。彭永其積極聯系上級相關部門,發揮“地緣、人緣”優勢,多次深入矛盾雙方家中開展調解工作,最終順利化解了矛盾糾紛,兄弟倆也握手言和重歸于好。

馬崗村調解員調解村民矛盾糾紛。

馬崗村村內企業多、流動人口及少數民族多,需要服務事項多,管理難度相對較大,河口街道將其分為20個“小網格”,并劃分為村居、出租屋、企業、學校等四種不同類型,根據特點分類施策,使網格能夠最大程度發揮作用,構建出平安村居的立體化網絡。 ——針對戶籍人口集中的傳統村居網格,馬崗村依托網格員在“熟人社會”的有利優勢,在日常巡查的基礎上發動群眾主動上報各類線索,保證網格各類信息在一線掌握、在一線化解。同時督促網格員使用黨建引領“多網合一”系統完成日常平安檢查、平安建設知識宣傳、心理服務宣傳等各項任務。2022年以來,馬崗村網格員共累計排查上報公共安全隱患37起、矛盾糾紛39起。

馬崗村網格員走訪困難家庭。
——針對流動人口集中、出租屋較多的網格,馬崗村建立健全“網格員摸底登記,出租屋屋主動態報備,網格員不定期核查”的管理模式,并對出租屋進行上牌管理,做到以“不動的房”管“流動的人”。同時整合多方力量,對人員租住密集區域開展治安巡邏、整治亂擺賣和衛生黑點等管控工作,為流動人口創造一個安全有序的生活環境。如馬崗村委紅新村西三路一帶曾是臟亂差、警情高發地段,經多部門聯合進行網格化常態化整治后,居住環境、治安秩序明顯改善。 ——針對企業數量多的網格,馬崗村發動街道應急辦、環保辦等工作人員作為兼職網格員,日常工作時對企業安全生產、石材廢渣處置、廣告牌規范設置等進行細化指導。今年以來,共排查消除企業安全隱患17起,整治違規設置廣告牌21次。對轄區內的兩間大型制衣廠,則推行“車間制”“樓長制”管理模式,以每個獨立的生產車間、員工宿舍樓作為“小網格”下的管理單元,形成網格員—車間主管(宿舍管理員)—班組組長(樓長)的管理模式。 ——針對學校教育需求矛盾突出的網格,馬崗村將轄區內的馬崗小學作為管理重點,形成網格員(校長)—級長—班主任—班干部—學習小組的層級管理模式,通過抓好教學、德育和心理服務建設,引導外來務工人員子女更好地融入當地生活和班級集體。同時,建立學校、家庭聯系網絡,家長作為信息員與班主任互聯互通,利用“校訊通”平臺,凝聚合力共同培育孩子成才。近3年來,馬崗小學共有200多人次獲區級以上獎勵,學校被評為云浮市文明校園先進學校,被推薦為廣東省優秀兒童之家。

馬崗村將服務好外來人口作為平安鄉村建設的重中之重,專門設立外來人口服務中心和“石榴籽之家”,設立了少數民族服務窗口,提供針對性服務。 目前負責外來務工人員服務窗口工作的梁群,也是馬崗的外來務工人員。來自茂名信宜的她,在2011年來到馬崗的石材企業工作,其后在馬崗認識了同為信宜老鄉的丈夫,開始定居于此。在馬崗定居十年后,梁群通過選舉進入黨群服務中心工作,是6名當選者中唯一一位外來務工人員。她表示:“希望自己的工作可以讓外來人員、少數民族更好地融入,促進外來人員與本地人融合發展?!?/section>

馬崗村舉行外來務工人員中秋月餅DIY親子活動。
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常常面臨戶口異地、學籍缺失等問題難以入學,許多孩子因此耽誤了入學時間。2021年12月,河口街道馬崗村民委員會委員、婦女主任鐘艷花在馬崗村的日常排查中,發現了小女孩小美(化名)在上學時間卻常常在村里玩耍。打聽后發現小美是村內一名外來務工人員鄧某收養的女兒,當時11歲,讀書至三年級后即休學,由于沒有戶口,無法在馬崗村入學。 鐘艷花立即將情況上報,多次走訪深入了解核實情況,與馬崗小學積極溝通協調、多部門開會協商。2022年2月,小美順利入讀馬崗小學四年級。 在馬崗村,這樣的案例還有很多,各網格的聯絡員通過整合各類資源,依托外來務工人員服務中心,開展“一站式+N”服務,為外來務工人員提供流動攤位管理、居住證辦理、計生、子女上學、實惠出租、矛盾糾紛化解等服務,自投入運作以來,已協助解決住房問題1000多人次,協助辦理居住證1200多件,為300多名外來務工人員子女解決入學問題。

馬崗村開展暑期兒童關愛服務活動。
針對轄區的少數民族群體,馬崗村還發揮“石榴籽之家”功能、作用,開展職工幫扶、金秋助學、技能培訓及文體活動,促進轄區內各族人民和諧共處。 目前的馬崗村,隨著精細化的基層治理模式分類實施,外來務工人員服務陣地建設不斷完善,村企互促、戶籍人口和外來人口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逐漸形成,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斷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