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九商業步行街作為廣州市著名傳統商業街區,各類經營主體和利益關系錯綜復雜,矛盾糾紛頻發。2020年8月22日,廣州市荔灣區上下九商業步行街人民調解委員會商事調解室(以下簡稱“商事調解室”)正式掛牌成立。
在廣州市荔灣區司法局指導下,商事調解室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通過三年實踐,探索出“1+5+N”工作法(“1”是打造1支專業隊伍,“5”是建立5個長效機制,“N”是聯合N方參與調解),有效快速化解商事糾紛,為上下九商業步行街經濟發展保駕護航。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3年8月,三年來商事調解室共參與糾紛調解80多宗,涉及租戶120余戶,涉及總金額超800萬元。
“1”
打造1支專業隊伍
引進多方人才。嚴格按照司法部規定的人民調解員選任條件和程序,采取選舉、聘任的方式,充分整合地區資源,打造1支由商事專家、社區律師、法律工作者、專職人民調解員和步行街管委會工作人員等8名成員組成的“懂商法、知民情、善調解”的高素質、專業化調解隊伍,形成上下貫通、左右協調、依托基層、多方參與的人民調解工作網絡。
加強業務培訓。將商事調解員納入業務培訓規劃,通過調解例會、現場培訓、網絡學習、贈閱法律和調解書籍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幫助商事調解員掌握調處商事糾紛的程序、調解矛盾的技巧、調解協議卷宗的制作、調解信息平臺的錄入等知識與技能,不斷提高商事調解員各方面能力素質。
“5”
建立5個長效機制
健全糾紛排查機制。采取定期排查、專項排查、集中排查相結合的方法,持續開展不穩定因素的排查化解工作。充分發揮步行街商會的橋梁組帶作用,及時掌握各種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矛盾和問題。通過與派出所、街道綜治辦、司法所之間的信息共享機制,第一時間獲取不穩定因素信息,做到主動排查、及時處置。
完善預警控制機制。嚴格落實重大疑難糾紛快速報告制度,保證信息渠道暢通,提升預警感知能力。緊密跟蹤事態發展,積極將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嚴防小矛盾引發大問題。
強化風險評估機制。對與事關商戶切身利益相關,牽涉面廣且易引發不穩定因素的情形,迅速開展風險評估工作,并安排專人及時介入存在風險隱患的企業,增強矛盾風險評估研判的前瞻性、時效性和有效性。
實行督查回訪機制。組織專人對調解結果進行跟蹤回訪,重點了解調解案件成效、群眾滿意度、協議履行情況等。針對調解成功還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的案件,督促當事人按照調解協議約定盡快履行。對容易激化的群體性糾紛案件采取再排查、再回訪的方式,做好對“重點人員”的隨訪跟蹤。對仍存在矛盾糾紛隱患的事件,要求調解員持續跟蹤,真正實現矛盾糾紛的實質性化解。
形成動態宣傳機制。以人民調解宣傳月為契機,邀請社區律師、商事專家等為市場商戶、居民進行現場普法。充分利用微信群、社區法治宣傳欄、懸掛橫幅等載體,不定期在人流聚集區域發放普法資料,對人民調解的作用、功能、流程等進行宣傳,提高轄區居民對人民調解的認識。深入商場商戶,圍繞商戶關注的亮點新規和熱點問題進行解讀,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普法宣傳。
深入商場商戶進行普法宣傳
“N”
聯合N方參與調解
面對各類矛盾糾紛,商事調解室與各職能部門緊密協作、信息互通,聯合打出調解“組合拳”,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群眾滿意度穩步提升。
2022年10月19日上午10時,第十甫路158號十甫名都商城三樓部分商鋪業主在該商城三樓聚集,向商城物管方——淺某某物業管理公司追討租金(2022年8月至今)。面對15名涉案商鋪業主在十甫名都商城圍堵聚集追討租金的緊急情形,商事調解室立即聯系荔灣區公安分局治安大隊、華林派出所、華林司法所、華林街道綜治辦等職能部門開展現場調解,各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向糾紛當事人進行法律解釋及治安教育,促成涉案雙方當日達成調解協議,快速平息矛盾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