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門新會區睦洲司法所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緊緊圍繞“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充分發揮司法行政職能作用,運用“4+4”工作法夯實基層治理法治化根基,推動良法善治,為“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提供堅實的法治保障。
堅持“平安+法治”同步建設,筑牢基層治理堅實根基
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以來,睦洲鎮先后清除南鎮村、龍泉村的涉惡勢力,但殘留村內歷史問題亟待解決。睦洲司法所主動協調駐村法律顧問,以調解和訴訟相結合方式,指導協助村集體排查出一系列不規范合同,并根據實際情況提出分步處理的建議。如曾被列為軟弱渙散黨組織、村級換屆重點難點村的南鎮村,在掃除黑惡勢力后村集體剩余存款僅4300多元,背負債務300多萬元。睦洲司法所依法引導該村開展土地承包亂象整治行動,逐步規范“三資”管理,集體收入逐年遞增,2022年村集體收入達799萬元。在南安村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中,睦洲司法所與駐村法律顧問一起大力做好村民的法律解釋和勸導工作,協助該村完成清拆一河兩岸亂搭亂建,整治后村容村貌古樸整潔,人居環境得到質的提升,先后獲評“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廣東省民主法治示范村”。在石板沙村鄉村游項目中,睦洲司法所與法律顧問充分發揮法律參謀作用,參與審查旅游項目合同和調處相關征地糾紛,推動旅游項目的順利建設,助力該村榮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
協調駐村律師指導龍泉村依法處理不規范合同
堅持“中心+司法”融合聯動,創新矛盾糾紛化解模式
積極促進鎮綜治中心與司法所融合建設、聯動運作,最大限度推動矛盾糾紛化解陣地、力量、業務、信息資源等深度融合。一是深度融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共同打造綜合服務接訪臺、矛盾糾紛調解室、矛盾分析研判室和律師咨詢室等,建成“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多元解紛服務主陣地。二是強化司法所、法律服務所與綜治中心工作有效銜接,建立健全聯動運作工作機制,將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訴調對接、法律服務等融入綜治中心大格局,推動相關業務融合對接、聯調聯辦,實現工作協同、信息互通,構建矛盾糾紛多元化解體系。三是派遣業務骨干入駐綜治中心開展聯合辦公,主動介入涉法涉訴信訪案件調解,組織值班律師一起接訪釋法,有序引導當事人依法維權。如今年3月,轄區內某小區因部分業主拖欠管理費、物管公司合同期滿離場,導致98戶業主面臨電梯停用、故障等難題,業主代表多次來訪求助。睦洲司法所和駐社區法律顧問主動介入調解,指導協調業主書面委托處理電梯電費事宜,最終圓滿解決糾紛。今年以來,睦洲司法所參與聯動聯調處置矛盾糾紛16件,調解成功13件,調解不成功的糾紛均引導當事人通過司法程序處理。
組織調處物業管理糾紛
堅持“人才+場域”相互連接,構建普法宣傳陣地集群
以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室)為點,以智慧網格為面,強化法律顧問專業支撐,進一步擴大普法宣傳教育覆蓋面。集結黨員干部、義警、網格員、法律顧問、法律明白人、法治副校長等資源力量,廣邀法官、檢察官、行政執法人員、律師組建普法講師團,深耕法治宣傳工作。廣泛開展“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和憲法”“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村級干部普法教育專項活動”“反電信詐騙”“防范危險駕駛”“培育鄉村法律明白人”等系列普法活動。同時,探索“土味”文旅IP普法、流動大聲公普法、網絡直播課堂、自然研學+普法等學法普法新形式,提升全媒體宣傳效能,推動“八五”普法提質增效。今年以來,睦州司法所組織開展法治宣傳活動15場,舉辦法治講座3場,受眾人數近1600人。
開展自然研究+普法活動
堅持“助企+惠民”走實走細,彰顯法律服務惠民生促發展作用
一是下好服務“先手棋”,推動法律服務進園區。建立睦洲鎮商會公共法律服務工作室,組織協調駐村法律顧問走進園區企業,通過上門“法治體檢”、園區坐班咨詢、法治宣傳活動、普法講座等多種方式,幫助企業防范法律風險、合規經營發展。今年累計為20多家企業進行“法治體檢”,出具法律意見書11份,坐班園區服務中心開展法律服務2次,開展“送法進園區”法治宣傳活動2次。
二是守好惠民“防御網”,打通法律援助“最后一公里”。2023年春節前,工業園區兩家企業相繼倒閉,一批等著工錢回家過年的工人們心急如焚。睦洲司法所本著“法治惠民”原則,火速派出資深調解員與園區辦協商調處糾紛,積極聯系對接工人、企業和法院,將簽訂調解協議和申請司法確認同步進行,并由鎮法律服務所提供法律援助服務,代理執行程序,成功保障29名農民工共72萬元的勞動報酬。今年以來,睦洲司法所聯合法律顧問為困難群眾提供法律援助6件,努力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