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收到一封蓋著馬可波羅公司公章的感謝信,感謝信的背后是一起知識產權案——一淘寶商家因冒用馬可波羅商標,故意侵權且情節嚴重,且構成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被法院判決賠償880萬元。
邱某在淘寶平臺開設名為“馬可波羅衛浴廠家店”的店鋪,并在銷售商品的名稱、圖片、外包裝、商品實物和產品說明書等地方使用了馬可波羅標識。使用手機掃產品驗偽二維碼時,頁面顯示所售產品“原廠正品,謹防假冒”,但仔細觀察,其所售產品外包裝沒有標注生產商名稱、廠址、聯系電話、行業標準等內容,無法準確識別其產品來源,是典型的“三無產品”。
馬可波羅公司認為,該商家銷售多款侵權產品,包括坐便器、蹲便器、智能馬桶、花灑、浴室柜等,銷售量極大,截至公司進行公證時,按評價數統計,銷售量超過1.8萬件。
2022年3月,馬可波羅公司一紙訴狀將淘寶商家邱某告上法庭,認為被告的上述行為足以使相關公眾造成混淆、誤認,不正當地利用了原告馳名商標的市場聲譽,損害了原告的利益,構成侵害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
東莞第一法院受理該案后,根據企業申請,及時對邱某相關資金賬戶進行了凍結。因邱某在淘寶平臺銷售案涉侵權產品,銷量只有淘寶平臺掌握,法院依法調查取證,最終查明案涉侵權產品在2019年5月至2021年12月期間共計交易91467件,銷量超過4000萬元。
對此,被告邱某辯解稱,成交金額是整數的交易均是刷單行為,沒有實際發貨。但被告僅提供涉案網店員工自行制作的部分刷單交易信息統計和刷單群部分聊天記錄,真實性無法確認。被告亦不能提供刷單交易訂單截圖及物流截圖進行佐證。因此,法院對被告的辯解不予采信。
法院審理后認為,邱某故意侵權且情節嚴重,同時還構成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行為。法院結合侵權產品銷售金額、利潤率、侵權獲利貢獻率等因素,確定兩倍懲罰性賠償,依法判決邱某向馬可波羅公司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維權費用共計880萬元。
判決作出后,雙方均服判息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