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五華法院法官到村開展“掛鎮聯村到戶”司法服務。五華法院供圖
看中超、吃魚生、泡溫泉、賞非遺……在“球王”李惠堂故里、全國唯一擁有中超球隊的縣級城市——梅州五華,“一場球激活一座城”的“中超效應”正持續擴大。
以賽事聚人氣,人流物流持續涌入梅州五華,對當地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數據顯示,今年8月,五華法院一審新收民事案件同比下降10.38%,自今年3月以來實現連續6個月同比下降。
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變。深剖細研六連降數據,背后是五華法院深化全鏈條訴源治理的積極探索。今年以來,該院堅持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在協同共治、訴前解紛、實質化解三方面狠下功夫,有效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加快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
加固“無訟”聯盟
激活協同治理“神經末梢”
在位于五華縣某鎮綜治中心的調解室內,說話聲、嘆氣聲嘈雜交織,五華法院參加“掛鎮聯村到戶”司法服務的干警唐清香正向該鎮7個村經濟聯合社負責人了解糾紛情況。
原來,某實業公司承包了五華某鎮7個村經濟聯合社的視頻監控工程,2018年完工后,卻遲遲未收到共計37萬多元的工程款。
“本來是件好事,沒想到會發生這種糾紛?!泵鎸μ魄逑?,7個村經濟聯合社負責人顯得有些無奈,“五年里,雙方多次協商都沒有結果,希望你們法院力量的加入,能把這個難題給解決了?!?/p>
唐清香很清楚,這宗糾紛時間長,涉及多個村經濟聯合社,處理不好,既打擊企業發展信心,也影響鄉村建設。
“不是不想給,而是村經濟聯合社確實有困難。我們也一一走訪了7個村經濟聯合社,得到的回答如出一轍?!辨傉嚓P負責人告訴前來了解情況的唐清香。
平安村居建設是在政府主導下打造平安和諧村居環境、提升群眾幸福感和安全感的民心工程,想要更好地解決這起矛盾糾紛,還得取得黨委、政府的支持。唐清香決定聯動鎮黨委、鎮政府,共同開展調解。
“合同簽了,監控也用了五年了,有難處可以提出來,一味強硬拒絕支付不是解決之道”“再想想,如果拖欠工程款這件事傳出去,以后還有誰敢接村里的工程”……
調解現場,唐清香和鎮政府負責人從法、理、情角度釋法明理。幾輪勸說下來,聲音已經嘶啞,而7個村經濟聯合社負責人也終于改變了態度,“我們接受調解,但只有一個要求——分期付款?!?/p>
唐清香隨即致電實業公司負責人廖先生說明情況:“能否再給村里兩年時間?這樣你們也能收回這筆工程款,皆大歡喜?!?/p>
電話那頭,廖先生給出肯定的答案,在多方努力下,實業公司與7個村經濟聯合社達成調解協議,各村經濟聯合社在兩年內分期支付欠款。至此,這起長達5年的平安村居工程建設系列合同糾紛終于圓滿解決。
訴源治理,早就不是“單兵突破”的過程,團隊作戰、協同共治才是核心。
從“一指用力”到“攥指成拳”,從“單兵突破”到“協同共治”,五華法院出臺《實施優化“庭、站、點”三位一體融合共治工程行動方案》,主動融入“1+6+N”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動訴訟服務站、法官服務點與鎮(街)綜治中心深度融合,建立“法官+”聯動解紛模式,加強與縣司法局、工商聯、鎮村的協作,并在此基礎上將全院116名在編在職干警派駐到村開展“掛鎮聯村到戶”司法服務,推動更多矛盾糾紛止于未訴。
據統計,今年以來,該院已開展“掛鎮聯村到戶”司法服務262次,向鄉鎮有關單位提出法律風險防控預案10個,依托13個訴訟服務站、11個法官服務點參與調處糾紛332起,成功聯動調解各類案件1029件,成功率56.5%。
繃緊“止訟”防線
訴前調解推動解紛關口前移
今年5月,五華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干警李常安接到7起物業合同糾紛,某小區業主不滿物業服務質量拒絕繳費,小區物業對業主拖欠物業費的行為很是惱火,為此雙方起了爭執。
物業糾紛問題雖小但多發易發,且關系群眾切身利益,而物業公司長期深陷訴累,也無法進一步提升物業管理水平。雙方各執一詞、互不相讓,這起矛盾該怎么調?
經多次走訪后分析,李常安發現業主和物業公司之間看似打了“死結”,但癥結其實在于物業公司“思想錯位”。
“客戶至上、服務至上,是服務行業的硬道理。業主購買服務,質量和價格要對等,才會持續‘回購’?!痹谡{解現場,對于物業公司耿耿于懷的業主欠費問題,李常安這樣分析。
“道理是沒錯,但費用短缺,員工積極性不高,我們也很難辦?!倍喾瑴贤ㄏ聛?,物業公司負責人甘先生雖松了口,但對欠費問題仍有憂慮。
“將心比心,如果業主的合理訴求能得到高效解決,這樣的物業哪個業主會有意見?物業費的問題不就迎刃而解了?”李常安的一席話,得到了在場業主代表的點頭肯定,也終于讓甘先生的思想“轉過彎來”。
隨即,甘先生當場表態,物業公司將針對業主提出的問題,一一著手解決,提升服務質量,改善小區環境。見狀,業主代表們的強硬態度也軟了下來,并主動繳清拖欠的物業費。
一場火藥味十足的物業糾紛消彌于訴前。調解結案后,該小區至今未再發生類似糾紛。
“訴前調解中心是一個立足于解民憂、紓民困的一站式矛盾糾紛化解平臺?!蔽迦A法院副院長張偉軍說,通過這一平臺,在立案受理前通過甄別和過濾,引導符合訴前調解的案件進入非訴化解渠道,以“訴前調解+司法確認”的模式,實現經濟、便捷、平和地化解各類民商事糾紛。
張偉軍介紹,五華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已組建由“法官+司法輔助人員+特邀調解員”構成的“2+2+2”調解團隊,并于今年3月與縣司法局簽訂了《關于加強訴訟調解與人民調解對接工作的實施辦法》,成立人民調解工作室,廣泛發動人民調解有效化解矛盾,實現了優勢互補、銜接聯動。
系列舉措之下,今年以來,五華法院訴前調解中心已調解結案515件,成功率55.1%。此外,該院還依托訴前調解中心推行示范性調解,以物業服務合同、金融借款合同等系列案件為突破點,選取典型案件先行調處,引導123件同類糾紛通過訴前調解方式“一攬子”化解。
強化“息訟”實效
調判結合促案結事了政通人和
近期,五華縣某建筑公司因某投資公司未履行合同約定,將其告上法庭,要求解除合同并支付拖欠工程款。
“走,我們一起到樓盤去看看?!蔽迦A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庭長魏基強在認真翻閱這起案件卷宗后,發現雙方矛盾起因是投資公司沒有及時對工程款進行結算,致使工程無法繼續進行,造成大批業主收樓延遲,于是聯系兩家案涉企業負責人到工程現場走訪,進一步溝通了解情況。
在勘查現場,投資公司負責人曾先生承認確實存在未按進度結算工程款的情況。與此同時,現場也發現建筑存在裂縫、掉漆等質量問題,雙方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違約。
一起案件,涉及三方利益,關系廣大業主。魏基強深知,若各方權益得不到真正實現,可能會引發群體性糾紛?!叭绻軤幦≌{解結案,對三方來說都是最好的選擇?!蔽夯鶑婋S即邀請雙方當事人到五華法院“魏基強法官調解工作室”開展進一步調解。
“雙方都是行業專家,能否當面核算工程款?”
“預估鑒定費用約5.9萬元,是否愿意額外再支付這筆不小的費用?”
“工程質量鑒定難度大、成本高、時間長,對于企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我建議雙方調解?!?/p>
……
一針見血、直指關鍵,魏基強拋出連串問題,雙方當事人均沉默不語。魏基強也不催促,待雙方深思熟慮并與團隊充分溝通后再決定。
經過多次現場核算工程款,雙方最終達成調解協議,法院從投資公司被凍結銀行賬戶直接劃撥工程款給建設公司,至此糾紛圓滿解決。
“一個糾紛一個案件一次性解決。只有堅持雙贏多贏共贏理念,加大矛盾糾紛一次性化解力度,將‘調解優先、調判結合’貫穿審判執行全過程,斷糾紛于訴中,著力防止衍生案件,才能真正實現定分止爭、案結事了?!弊鳛槿》ㄔ赫{解專家,魏基強對將調解工作與實質解紛深度融合頗有體會。
為斷糾紛于訴中,五華法院不斷深化快調快裁精審“兩快一精”機制改革:建立精品案件源頭培育機制,推進速裁和要素式審判改革,以審判質效綜合提升促進糾紛一次性解決。
成效如何?通過一組數據可以窺見。今年以來,五華法院訴中調解撤訴案件1137件,調撤率48.3%,四分之三的案件通過簡案快審審結,速裁案件平均審理周期21天,一年以上長期未結訴訟案件同比下降25%,一年以上長期未結執行案件同比下降75%,一審服判息訴率90.03%。
定分止爭不是“句號”,還需注重瘥后防復。該院在立案大廳設置判后答疑窗口,開展判后答疑270次,向教育、婦聯、衛健、金融等部門發出司法建議13份,促相關部門形成整改行動方案9個,實現“辦理典型一案,促進解決一片”。
“五華法院將緊緊依靠黨委領導,凝聚訴源治理合力,持續探索訴源治理新模式、新路徑,促進基層社會治理從‘化訟止爭’向‘無訟少訟’轉變,以司法‘善治’為五華謀‘長樂’?!蔽迦A法院院長曾梅麟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