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提高統籌謀劃能力,科學把握社會治理規律特點,創新治理思路、明確政策導向、明晰方法路徑,因此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
作為珠海陸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珠海市斗門區城市化形態、半城鎮化形態和農村形態交織,在探索基層治理碎片化、力量薄弱等重大命題的實踐中,涌現出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參與治理、依托網格“小切口”細化治理單元、建立執行聯動機制等優秀經驗。
在學習推廣“楓橋經驗”60周年、“浦江經驗”誕生20周年的當下,斗門區提出,將以“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為契機,努力把斗門建設成為最安全穩定、最公平公正、法治環境最好的地區,打造更具引領示范效應的新時代“楓橋經驗”斗門版。
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一套更健全有效的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在黃楊大地不斷鞏固。
水鄉村居的“銀發”智慧
穿過縣道X582,穿越滿目翠綠的落羽杉村道,就到了珠海斗門上洲村。百畝稻田中,彩色的風車隨風轉動。
與風車一同轉個不停的余福華,終于可以緩口氣了。從7月到8月,盛夏的酷熱季節,余福華是在行走中度過的。
64歲的余福華仍值守在防止學生溺水的第一線,也時刻緊盯非法電魚行為。
巡村,是64歲的余福華日常,他曾經是上洲村的治保主任。從1983年起,這樣的日常已經持續了40年之久,高聳的落羽杉陪伴著他度過漫長的歲月,他則見證著上洲村治理的秋毫變化。
“從清晨到正午,再到黃昏的傍晚,他每天都要繞村三圈,值守在防止學生溺水的第一線,也時刻緊盯著河道,打擊非法電魚行為?!敝楹J卸烽T區上洲村黨總支委員余律峰說。
四面環水的上洲村,因在虎跳門水道上方而得名。也正因此,村民的生活與水為伴,村里的糾紛也多與水關聯。
“今年村里就發生魚塘的狗咬死雞的事情,每逢遇到這樣的基層糾紛,人們總是第一時間想到讓余福華出面調解?!庇嗦煞逭f。
進入上洲村,牌樓的楹聯——“上和下睦共居長春地,洲無彼此共享太平年”,蘊藏著村民對美好鄉村的希冀。
今年,隨著珠海市斗門區“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的構建,這樣的愿望照進了村民的生活。
“在上洲村,我們實施‘銀發常青’工作法,充分發揮離退休黨員的政治優勢、經驗優勢、威望優勢,邀請像余福華這樣的老黨員,擔任村內的網格員或綜治員,及時發現、排除、化解群眾內部矛盾,營造睦鄰友好的文明鄉風?!敝楹J卸烽T區上洲村黨總支書記余松有表示。
在珠海市斗門區,鄉村社區以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在積極回應社會治理的需求中,不斷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通過堅持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打造“黨建+人才隊伍”“黨建+特色產業”“黨建+美麗鄉村”三個重點項目,上洲村鄉風鄉貌煥然一新,并被認定為第二批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在矛盾化解、需求回應的動態過程中,上洲村更好地構建起了社會治理的共同體?!鄙现薮妩h總支部書記余松有說,“村里每一次重大的會議和決策,我們先開黨員會,得到黨員的積極支持,然后開村民代表會,做好群眾思想工作,把政策落實到群眾中去,得到群眾廣泛的參與?!?/p>
“網格治理”的基層之變
珠海市斗門區白藤街道作為全區唯一的街道,成立十余年間,隨著湖心新城的建設加速,人口隨之快速聚集。然而,作為珠海斗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不時遭遇的“成長煩惱”,基層矛盾糾紛隨之增多,如何拓寬反饋渠道,及時防范化解風險,成了白藤街道面臨的難題。
做好基層工作很難,為千家萬戶解憂更難。珠海市斗門區白藤街道從網格“小切口”破題,細化治理單元,搭建“街道黨工委—社區黨委—網格黨小組”三級城區基層黨建網絡,從組織體系上系統解決基層治理難題。
基層是社會的“神經末梢”,只有以群眾力量激活基層治理的每個角落,才能讓整個社會的“毛細血管”暢通起來。
以黨建賦能,白藤街道織密群眾“服務網”。
以黨建賦能,白藤街道織密群眾“服務網”,按照“網格黨建工作全覆蓋、服務管理無縫隙”的原則,確立街道為一級綜合網格、8個社區為二級綜合網格、44個片區為基礎綜合網格,每個網格建立黨小組。
借助基層黨建網絡的機制,白藤街道發動300余名機關黨員干部和社區網格員主動“下訪”、進網入格,加強網格治理力量,建立“民情110”快速響應機制,由街道成立綜合治理網格問題調處專班,各社區成立重點難點問題攻堅小組,有效解決了“有條無塊”的問題。
社區層面條塊結合的治理結構重塑,更小治理單元的劃分,讓“多網合一”“一專多能”有了實操的基石。
白藤街道的基層治理之變,是珠海市斗門區加強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縮影。
近年來,斗門區強化社會風險源頭治理,注重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在全市率先出臺了《斗門區全面推動政法力量下沉 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工作方案》,出臺珠海全市首個《上門聽證實施辦法》,打造了“零里驛站”黨群服務平臺、“8+1”園區楓橋機制、“無訟村居”、“田間警務”、“四圓同心”、“黃楊·和feng ”等一系列亮點,建立了以全國優秀人民調解員郭青文等人命名的4個個人調解工作室及“云聯調解”“斗門阿公”“富山義警”“遵醫衛士”“酒吧平安聯盟”等調解品牌,形成了黨建引領多元主體參與治理、依托網格“小切口”細化治理單元、建立執行聯動機制等經驗樣本,加快形成多元共治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大格局,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效能。
“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
作為珠海陸域面積最大的行政區,斗門區呈現出城市化形態、半城鎮化形態和農村形態交織的區域特色,基層治理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更加凸顯。
面對新形勢、新任務,近日召開的珠海市斗門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暨“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推進大會提出,將準確把握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要求,積極推動風險防范從被動向主動,從后端應對向前端預防轉變,真正實現“小事不出村(社區)、大事不出鎮(街道)、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努力探索出一條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善治的斗門路徑。
“目前,斗門已經步入全面提升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的快車道,未來要以系統觀念和系統思維為方法論,著力凝聚各方力量,構建多元共治格局,高質量建設‘1+6+N’工作體系,做到‘一站式受理、一攬子調處、全鏈條服務’,著力搭建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平臺?!敝楹J卸烽T區委書記蘇虎表示。
讓群眾“只進一扇門,解決所有煩心事”,是斗門基層治理的目標所在。
白藤街道打造“零里驛站”黨群服務平臺。
按照《珠海市斗門區“1+6+N”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體系建設實施方案》,斗門將發揮體制機制優勢,以鎮(街道)為重點,以“一站式”化解矛盾糾紛為目標,聚焦“鎮(街道)、村(社區)風險排查、就地矛盾化解、強化訴源治理、促進講信修睦”的目標定位,以綜治中心為樞紐,以綜合網格為單元,以法院、檢察院、公安、司法行政等基層政法力量為主體,以其它政法綜治力量為補充,以“粵平安”社會治理云平臺等信息化系統為支撐,大力推進“1+6+N”基層“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處工作體系建設。
接下來,珠海斗門將在全區復制推廣白藤街道黨建引領基層社會治理的先進經驗做法,支持斗門鎮、乾務鎮探索農村地區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鼓勵各鎮(街道)、各單位結合轄區治理需求積極探索創新,進而實現全區基層社會治理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