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一宗案件
廣州互聯網法院發出的部分司法建議書
日月輪回,斗轉星移。五年,1800多個日夜,見證了廣州互聯網法院的誕生、成長、奉獻之路。
五年前的2018年9月,廣州互聯網法院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時代大潮中應運而生,秉持“網上案件網上審理”新型審理機制,成為全國第三家、華南地區首家互聯網法院。
五年后的今天,歷經五年的積土成山、積厚成勢,廣州互聯網法院厚積薄發,不僅積極為構建互聯網司法新模式、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作出貢獻,而且以司法建議為抓手主動參與網絡空間治理,交出了一份優異答卷。
五年,約百份司法建議,切實發揮了“辦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為廣州互聯網法院抓前端、治未病,以司法建議“小切口”推動社會治理“大作為”作出了時代注解。
緊盯“苗頭性、傾向性問題” 五年共發出近百份司法建議
2018年9月28日,廣東廣州,一家蘊含著司法新模式的審判機構——廣州互聯網法院揭牌成立。
在法治軌道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要求做到司法為民,站穩人民立場。自成立以來,廣州互聯網法院積極貫徹落實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新形勢下更好發揮司法建議作用的要求,將司法建議作為延伸司法審判職能、推動網絡空間治理的重要抓手,創新工作機制,推動司法建議工作走深走實、取得實效。
據統計,自成立以來,廣州互聯網法院共發出司法建議98份,收到回復90份,反饋率與反饋采納率分別為91.8%和100%。司法建議發送對象包括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互聯網平臺、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各類企業等80余家單位,內容涵蓋電商交易、知識產權保護、金融監管、網絡借貸、網絡直播、平臺治理、信息安全等多個領域。
近百份司法建議,貫穿著司法為民的宗旨,體現著筑牢數字民生安全屏障的努力。
三年前的暑假里,未滿11歲的小沈用父親的手機玩多款熱門游戲,并偷偷為其中某款游戲頻繁充值,累計充值38973.5元。后小沈父親發現上述行為,以小沈名義訴至法院,請求該游戲平臺返還小沈的轉賬充值錢款。2021年5月,經廣州互聯網法院調解,案涉游戲平臺向小沈返還充值款項30000元。
在辦案中,法官朱曉瑾發現了一個重要問題:游戲賬號實名認證姓名與身份證號碼無法匹配,反映了該游戲平臺的游戲賬號的實名認證形同虛設。為此,廣州互聯網法院向該游戲平臺發出司法建議書,提出三點改進建議:嚴格執行實名認證注冊制度;積極排查,消除隱患;強化保護未成年人的企業社會責任。
收到司法建議書后,該游戲平臺及時回函并列出改進措施:游戲已全部接入實名登記系統,嚴格校驗實名信息真實性:“對于歷史上實名注冊不合規的賬號,登錄時強制要求用戶重新進行實名認證”:“用戶進入游戲時須先進行實名登記,否則不允許進入游戲”。
針對跨境電商商品詳情頁所附消費者告知書未能明確告知消費者相關商品的來源及風險等情況,廣州互聯網法院向網絡購物平臺發出司法建議,為消費者營造安全放心的網絡消費環境;在審結一起小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后,廣州互聯網法院向某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提出加強公民個人信息保護的司法建議,促進該行業從源頭上預防、減少侵犯個人隱私糾紛……
“我們始終堅持‘司法建議是更高層次的審判’,積極踐行‘為大局服務,為人民司法’工作主題,將司法建議工作與審判執行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切實加強和改進司法建議工作,提高司法建議的質量和效果?!睆V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邵山說,該院通過強化建章立制,制定《廣州互聯網法院調研、改革創新和司法建議工作辦法》,促進司法建議工作規范化建設;同時,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服務高質量發展、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促進網絡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等方面發出司法建議,切實提升司法建議的有效性;另外,注重效果導向,全鏈條跟蹤落實司法建議工作,從建議是否被采納、是否有相應落實措施、是否對經濟社會建設和管理有實效、是否引起行業變革或產業進步、是否對起草規范性文件有借鑒等維度對司法建議的實效進行綜合考評,切實提高司法建議的針對性和實用性。
在審判中發現行業“問題” 促進數字經濟行業源頭治理
2022年12月,廣州互聯網法院在審理一宗網絡侵權責任糾紛案中,發現上海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經營的“某買菜”平臺未以顯著方式區分標記自營業務和平臺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導致消費者在“某買菜”平臺選購商品時,并不能看到商品由平臺內經營者銷售的標識,而該公司在答辯中提出,相關商品由平臺內經營者銷售,認為應當由平臺內經營者承擔責任,這引發雙方爭議。
案件判決后,廣州互聯網法院向該公司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在“某買菜”平臺以顯著方式區分標記自營業務和平臺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依法履行平臺義務并督促平臺內經營者依照電子商務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履行公示營業執照信息等義務、承擔產品和服務質量責任;如公司出于經營策略、用戶體驗等考慮,不作上述區分標記,則公司應依法主動承擔商品銷售者或者服務提供者的民事責任,積極履行商品銷售者或服務提供者的相關義務。
“我們向平臺發出司法建議,促使平臺進一步細化完善活動規則、嚴格履行電子商務法下商品信息、交易信息保存義務,推動形成公開、公正、公平、透明的網絡交易秩序?!睆V州互聯網法院綜合審判一庭庭長曹鈺說。
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50.2萬億元,總量穩居世界第二,占GDP比重提升至41.5%,數字經濟成為穩增長促轉型的重要引擎。
五年來,廣州互聯網法院立足專業審判職能,針對行業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制發司法建議,積極回應數字經濟發展需求,推動互聯網、金融等行業強化源頭治理,服務數字經濟活力迸發。
針對微信公眾號注冊審核不嚴格、網絡實名制落實不到位、平臺未履行信息內容管理主體責任等問題,廣州互聯網法院向網絡購物平臺、網絡社交平臺、行政機關等發出司法建議,進一步堵塞網絡平臺經營管理漏洞。
針對涉金融產品案件背后存在的共性問題,廣州互聯網法院向16家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行政機關等主體提出風險防范建議,促進互聯網金融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針對合同前端風險控制弱化、客戶資質下沉、格式條款不規范、助貸機構責任不清等問題,廣州互聯網法院聯合45家金融機構、小額貸款公司、金融科技企業和行業協會開展合同要素標準化調研,牽頭出臺《互聯網金融借款合同糾紛要素標準》《互聯網小額借款合同糾紛要素標準》《互聯網金融電子數據存證標準》三項團體標準,有力推動金融合規體系建設。
以司法建議為切口 撬動多方協同共治
“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p>
源頭治理是治本之策,建章立制是長久之計,齊抓共管是解決之道。五年來,廣州互聯網法院用法治思維洞察涉網糾紛背后的社會關系和行業生態,以司法建議為切口,撬動社會多元力量參與數字產業協同治理,凝聚社會多元共治“同心圓”。
相關司法建議推動了司法與行政機關協同共治。廣州互聯網法院針對司法實踐中存在版權虛假登記擾亂版權管理交易秩序和網絡司法審判秩序這一難點、痛點問題向版權行政管理部門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議,得到版權行政管理部門的及時反饋和采納,直接推動相關機構與廣州互聯網法院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探索搭建版權登記與訴訟服務平臺數據系統對接,開展典型案例分享、庭審直播普法活動,建立雙方定期通報交流機制。
相關司法建議推動出臺了地方性配套法規。廣州互聯網法院妥善審理涉網絡傳銷行政訴訟案件,支持行政監管部門依法推動完善網信執法操作流程,進一步明確信息內容管理和網信執法的具體要求,完善網絡傳銷投訴舉報處理機制。
相關司法建議推動出臺了行業規則。廣州互聯網法院在妥善審結互聯網知識產權案件,保護數字文化產業智力成果過程中,就部分公證處出具的公證保管證書取證程序不規范,導致知識產權權利人維權困難的問題,向司法行政管理部門發出司法建議,直接推動司法行政管理部門會同行業協會研究制定公證知識產權電子證據保管服務規范和業務規則,促進公證機構更加規范開展涉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公證服務。
“站在成立五周年的新起點上,廣州互聯網法院將繼續發揮好司法審判職能,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積極提煉互聯網司法裁判規則,不斷豐富司法建議內容,創新司法建議形式,進一步提高司法建議的針對性、可行性和實效性,切實發揮司法建議在推動社會治理、服務數字經濟發展大局等方面的作用,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作出更大貢獻?!睆V州互聯網法院副院長田繪說。
「案例」
◎案例一 網絡戀愛卻遭遇“殺豬盤”司法建議促平臺“查漏補缺”
愛戀網(化名)系知名網絡婚戀交友平臺。用戶劉某希望盡快找到配偶,遂支付2999元購買了三個月“愛戀通”高級會員服務。后經愛戀網系統推薦、推送,劉某的愛戀網賬戶向昵稱為“幸福的意義”的用戶自動發送了“打招呼”消息,“幸福的意義”于當日進行了回復。隨后在“幸福的意義”提議下,兩人開始通過QQ交流。
劉某向愛戀網工作人員詢問“幸福的意義”的用戶資料,該工作人員向劉某發送資料截圖顯示,該用戶姓名為杜某,婚姻狀況為離異,學歷為大學本科,職業為高級管理,收入為12001-20000元,籍貫為廣東潮州潮安,工作地為廣東廣州天河區,但未向劉某提示該信息僅為用戶自行填寫?!靶腋5囊饬x”通過QQ向劉某表示,想專心與劉某交往,故注銷了其在愛戀網上的賬號。同日,愛戀網工作人員向劉某告知,“幸福的意義”注銷了其愛戀網的賬戶,電話亦撥打不出去,劉某表示知悉。
經過一段時間的線上溝通,“幸福的意義”向劉某推薦某比特幣投資平臺,其后數日內,劉某受“幸福的意義”勸誘進行所謂“投資”,先后向指定賬戶轉入資金106萬元。后劉某發現該投資平臺的網址無法打開,“幸福的意義”也隨之失聯,劉某遂向警方報案。公安機關對“劉某被詐騙”一案立案偵查后,查實“幸福的意義”系由詐騙團伙偽裝的用戶。劉某雖然經公安機關追回人民幣64883元,但大部分損失未能追回。
劉某請求法院判令愛戀網公司賠償經濟損失106萬元及精神損害10萬元。
經審理,廣州互聯網法院認為,愛戀網公司雖未實施詐騙行為,但其實施的部分行為與劉某的財產損失之間存在一定因果關系,愛戀網公司存在一定過錯,應當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故判決:愛戀網公司向劉某賠償財產損失49755.85元、駁回劉某的其他訴求。該判決經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維持后成為生效判決。
就審理該案中發現的相關問題,廣州互聯網法院法官向愛戀網公司發出司法建議書。司法建議書在指出該公司對用戶存在一定誤導,在對于用戶自行填寫的資料提示其他會員“不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合法性或可靠性”方面存在不足,在網絡安全保護方面有所不足,并列出了三條具體建議:加強對會員信息的真實性核驗;如實向用戶報告有關情況;更好地履行安全保護義務,進一步采取技術措施和其他必要措施防范網絡違法犯罪活動。
愛戀網公司就此復函廣州互聯網法院表示,愛戀網“已對司法建議中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積極采取措施改進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司法建議”,并作了三大方面的整改:加強愛戀網公司日常管理,規范紅娘服務;嚴格遵守服務底線,不超范圍收集公民個人信息;打擊電信詐騙,維護婚戀安全。
◎案例二 案件中暴露海淘產品管理問題司法建議“對癥下藥”促“病除”
顧客曹某某通過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經營的跨境電商平臺購買一條某奢侈品牌的腰帶,后向自稱能提供奢侈品鑒定服務的某平臺申請鑒定,鑒定結論為“此商品經在線初審結論為不通過”,曹某某于是起訴到廣州互聯網法院,請求退一賠十。
廣州互聯網法院審理認為,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提交了足以證明商品來源合法正當的證據,商品來源清晰,同時鑒定意見并非由具備相應資質的鑒定機構出具,缺乏中立性、客觀性、權威性,判決駁回曹某某的全部訴訟請求。
盡管如此,法官在審理該案中發現,在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所運營的某電商平臺上銷售的跨境電商進口商品,其商品詳情頁所附消費者告知書,未能明確告知消費者相關商品的來源及風險,導致消費者未能對產品來源、包裝、外觀、質量等形成準確預期。商品詳情頁的商品介紹及消費者提示是消費者購買商品的重要參考依據,也是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的重要內容。為給消費者營造更為優質、安全、可信賴的交易環境,充分保障合同各方的合法權益,避免矛盾糾紛、促進電子商務產業健康發展,廣州互聯網法院對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發出司法建議書。
在司法建議書中,法院建議:及時調整消費者告知書的內容表述,明確告知消費者購買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權利、義務及風險;為消費者提供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溯源查詢渠道,充分保障消費者了解商品來源的知情權;在某電商平臺作出更加清晰的區分、提示或說明,告知消費者準確的銷售方信息,便于消費者識別所購買的跨境電商進口商品的銷售主體,降低維權難度。
收到司法建議書后,某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十分重視,第一時間積極跟進”,并回函法院。該公司按照法院的建議對平臺所經營的跨境電商進口零售商品的相關頁面和流程進行了優化,在消費者告知書中明確告知消費者海淘商品的交易等同于在境外購買且僅限于個人自用,消費者不得再次銷售所購買的海淘商品,避免部分消費者購買海淘產品轉售牟利而產生個人違法風險。同時,公司已為經營的海淘商品增加了溯源碼,粘貼在海淘商品外包裝上;消費者在收到海淘商品后,可以使用某電商平臺APP掃描外包裝上的溯源碼,查詢該商品的產地、通關路徑等信息,了解商品的來源。
“以上措施,在保障海淘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同時,也有效規范了商家的跨境電子商務經營行為?!睆V州互聯網法院立案庭庭長鄧毅君說。
◎案例三 小貸公司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司法建議幫助行業源頭治理
廣州互聯網法院在審理廣州某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等小額貸款公司起訴借款人的小額借款合同糾紛案件過程中,發現借款合同基本為格式文本,其中部分關于收集個人信息的內容約定不明確、不規范,違反了網絡安全法第四十一條的規定以及全國信息安全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制定的《信息安全技術個人信息安全規范》(國家標準GB/T 35273-2017),侵犯了借款人及其關聯方的權利,存在過度收集個人信息、擅自披露和提供個人信息之嫌。
廣州互聯網法院法官伍慧鳴舉例介紹:“個別小額貸款公司在格式合同中約定‘借款人同意并授權貸款人收集的借款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及其關聯方的身份信息’‘借款人及其關聯方在貸款人關聯公司和合作伙伴處留存以及形成的任何數據和信息’,這里出現的‘關聯方’是誰不明確,需要從其他公司處收集的數據和信息內容不確定。合同中也沒有關于合同履行完畢后對借款人個人信息如何處理的相關約定。因此,這種概括性授權的約定容易導致小額貸款公司過分收集借款人信息,違反最少夠用原則?!?/p>
廣州互聯網法院遂向某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出司法建議書,建議該局重點加強對其轄區內互聯網市場主體的監督管理,制定相關規章、指引,進一步明確小額貸款公司收集、使用借款人個人信息的行為規范和具體要求。
具體建議包括:加強監管,落實主體責任;加強指導,制定個人信息保護指引,要求互聯網小額貸款公司制定并發布隱私政策;統籌兼顧,保障公民信息安全,建議該局研究制定相關規章政策、落實措施,督促行業自律,提高風險意識,加強軟硬件設備的安全防范,預防個人信息的濫用和泄漏。
某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收到司法建議書后,回函對法院提出的中肯建議表示感謝,并認為“司法建議是提升政務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有效途徑。經研究,小額貸款公司在與借款人簽訂借款合同的過程中普遍存在過度采集、商業化利用個人信息的問題”。
該局還在回函中介紹了完善措施,包括:下一步將研究推廣經調整的格式合同文本、進一步保護借款人隱私和信息;根據司法建議反映的情況,該局將調整分類監管的評級指標,將個人隱私保護納入分類監管的考察范圍;該局計劃將開展多層次的地方金融消費者保護作為下一年重點工作;下一步,該局計劃對互聯網小貸企業開展網絡信息安全專題培訓,結合類案暴露出來的風險,提高對借款人個人信息的保護認識與法律風險的防護意識,倡導互聯網小貸企業依法合規誠信經營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