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穩定的前提,平安是社會的根基。
日前,江門市委十四屆五次全會明確提出,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江門平安江門,在打造國家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標桿城市上實現新突破。
就在此前,7月27日,江門市第二屆“十大法治惠民實事項目”評選結果出爐,15個單位項目參選,江海區人大常委會《在聽民聲匯民智中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等10個項目獲評“十大法治惠民實事項目”。
據介紹,2022年以來,江門市委依法治市辦緊盯法治領域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用心用情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連續兩年開展“十大法治惠民實事項目”評選,進一步擦亮新時代僑都“法治惠民”品牌,讓人民群眾法治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努力開創法治江門建設工作新局面。
找準支撐點
建設更高水平法治江門平安江門
去年11月,江?;鶎恿⒎撓迭c組織調研組走進禮樂街道威東村,征求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草案)民意。村民吳騰信建議,希望能優化農村無障礙設施,方便像他一樣的殘疾人出行。
江海區人大常委會召開立法需求座談會,讓立法體現基層所需。 受訪者供圖
2023年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表決通過無障礙環境建設法,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第五條規定,無障礙環境建設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統籌城鎮和農村發展,逐步縮小城鄉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差距。
目前,江門依托江海區人大常委會這個“國字號”基層立法聯系點,已構建起上連全國人大、下接地方群眾,立足江海、覆蓋江門的立法聯系工作網絡,法治江門成效顯著。
當下,電影《孤注一擲》的熱播,再次將反電信詐騙的熱度推向高潮,許多江門人紛紛在社交媒體上關注反詐知識,了解反詐陷阱。
而近年來,江門市公安局新會分局緊緊圍繞轄區電詐犯罪的規律特點,充分調動廣場舞團隊、青年群體、治安積極分子和社區群眾等社會力量參與其中,“串珠成鏈”打造全民反詐大聯盟,將反詐知識升華為僑鄉的內心認知。
江門探索全民反詐新模式,增強全民“反詐免疫力”。 受訪者供圖
在全國首創推出“反詐聯盟+咖啡地圖”“曝詐抖音大賽”“反詐日歷”“無詐市場”等系列反詐宣傳,為全國公安反詐工作探索出一種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反詐宣傳新會模式”。其中,“曝詐抖音大賽”自2020年啟動以來,參賽者總粉絲量為913895人,網絡播放量3800多萬次,已成為全民反詐系列品牌性活動。
“吸毒:毀滅自己,禍及家庭,危害社會?!币坏┱慈径酒肪蜁砂a難以戒掉,這是每個吸毒者的必然結局。
作為江門禁毒工作的中堅力量,臺山公安堅持以民生為根本、以服務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打造“打擊更有力度、幫扶更有溫度、宣教更有深度”的禁毒工作法治惠民“三個維度”,高擎“禁毒利劍”,保持精準發力,使得吸毒人員銳減,轄區社會治安環境更加凈化,群眾安全感大幅提升。
近年來,臺山市民禁毒知識得到大力普及,識毒、防毒和拒毒意識大幅提升。成功創建4個“禁毒示范鎮”,150個“無毒村居”,36間省級毒品預防教育示范學校,毒品預防教育學校覆蓋率100%,在校學生宣教普及率達100%。
抓住突破點
共繪基層治理新“楓”景
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開展以來,江門以“信訪超市+外送服務”網絡化工作機制作為切入點和突破口,推動“智慧網格+綜治中心+‘粵平安’平臺”實體化運作,探索建立“一網融合、一網受理、一網通辦”的群眾訴求服務智治模式,全面提升信訪工作法治化水平,連續三年全省信訪考核被評為優秀等次。
“信訪超市”提供多元訴求外送服務,在家門口為群眾解決訴求。受訪者供圖
此外,江門還探索創新“信訪超市”參與社區治理、鄉村治理等服務模式,形成多點帶面、全域推動的生動局面。如鶴山市沙坪街道依托綜治中心(信訪超市)每季度至少一次研究解決群眾身邊愁事難事,精準破解居民樓寄生樹木、老舊小區墻皮剝落等信訪“老大難”問題;恩平市牛江鎮干部“背包住村”聽民意,全鎮干部每晚輪流到駐點村背包留宿過夜,深入村民家中問冷熱、聽訴求,匯總到綜治中心(信訪超市)解民憂。有困難去“超市”,如今已經成為江門人的口頭禪。
不僅如此,江門各地還紛紛建立起專業化調解隊伍,將大量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前在訴前、和解在“線上”,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讓“楓橋經驗”在新時代煥發新光彩。
比如,鶴山市人社局圍繞制造業當家“一把手工程”、優化營商環境、推動鶴山市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將多元共治理念貫穿到勞動糾紛化解工作中,在調解資源多元化、調解人員專業化、調解方式多樣化、調解手段智能化等方面深耕細作,聯合鶴山工業城升級打造成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勞動關系聯處中心(下稱“聯處中心”)。
作為江門市首個園區勞動爭議調解組織,自2022年6月掛牌運行以來,聯處中心積極擔當作為,持續開拓創新,榮獲人社部等四部門聯合通報的全國“2022年度工作突出基層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也是廣東省唯一一個受表揚的園區類調解單位。
城市管理關系著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精細化的城市管理水平體現著一個地方市域社會治理能力現代化程度。
2019年,蓬江區城管局聚焦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構建城管110應急指揮體系。自運行以來,“城管110”聚焦群眾特別關心的水管爆裂、廁所堵塞、燃氣泄漏、道路坍塌、樹木倒伏、路燈不亮、占道堵路、垃圾亂堆、沙井蓋損壞等民生問題,扎扎實實解決群眾所急、所盼、所需,用“繡花功夫”精細化管理城市,讓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滿。
如今,“城管110”已成為蓬江區城市管理應急指揮的“最強大腦”,精細化的管理基因已深度融入了千家萬戶幸福生活的點點滴滴。
把握關鍵點
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
“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而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江門不但是一座改革創新之城,而且還是一座法治之都!”在參加2023華僑華人粵港澳大灣區大會時,巴拿馬五邑華僑聯誼會主席鄭藝良由衷感嘆。
近年來,江門充分發揮“中國僑都”的資源優勢,深入實施“僑都賦能”工程,以高水平法治規則形成穩公平、可預期的一流營商環境,在聯系和服務530多萬華僑華人中體現僑都擔當。2022年1月,江門與深圳國際仲裁院聯手共建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通過依托深圳國際仲裁院的全球影響力和國際公信力,支持帶動江門仲裁發展,構建“深圳+江門”新型區域仲裁合作模式,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江門方案”,奮力打造珠江口西岸商事爭議解決服務優選地和國際商事仲裁新高地。
深圳國際仲裁院江門中心正式啟用,為海內外華僑華人提供高效便捷國際化的仲裁服務 受訪者供圖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辦理案件總計68宗,涉及案件標的總額13.7億元,達到2022年全年總標的額的228%。持續優良的法治化營商環境,讓海外華僑華人歸國返江投資興業的意向和信心極大增強。
江門海關結合疫情之下地方產業、行業、企業的普法需求變化,于2020年6月底第一時間推出“普法快線”法治服務品牌,開設農產品、傳統工藝、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大灣區建設等5條“專線”線路,覆蓋新會陳皮、臺山鰻魚、陽江核電、中歐(江門)中小企業國際合作區等逾百個“江門元素”普法“站點”。
在“一專線一特色”主打普法手段基礎上,創新融入“100個電話”“多合一預約”“微式串聯”等“無接觸式”普法方式“直抵”企業開展政策指導幫扶,并強化“清零”工作機制后續跟進解決企業難題,助推地方形成35類百余個品種規模的現代農業產業園、大廣海灣保稅物流中心(B型)建設落地,五金衛浴、LED燈具等傳統出口商品實現跨境電商“破冰”出口,摩托車、家電等6大類支柱產業企業成功“探路”中歐班列,企業享惠RCEP超2億,持續發力為企業發展紓困解難,營造良好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助力僑鄉外貿保穩提質。
夯實落腳點
提升群眾滿意度
小小的菜市場,關系著大民生。
在實施農貿市場改造中,江門市市場監管局聚焦“小切口”,改善“大民生”,將農貿市場升級改造作為“市長工程”、納入民生實事全力推進,著力解決老百姓最關注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提高居民的生活質量。
首先,資金方面,全市共投入改造資金3.82億元,改造面積111.67萬平方米,新增檔口1355個、就業崗位1718個。管理方面,成功引入專業管理團隊,打造一批布局合理、分區明晰、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的標桿型農貿市場,示范帶動全市農貿市場提質升級。在完成升級改造基礎上,啟動一批特色農貿市場創建,打造消費提質興旺的商業圈、生活圈和休閑圈。
據介紹,2022年,江門市市場監管局在全省率先全面完成全市270家農貿市場和11家圩日市場升級改造,整治后群眾滿意度達96%。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近年來,江門市衛生健康局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提高疫情防控法治化水平,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民之所念,我必憂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接下來,江門市委依法治市辦將站穩人民立場,厚植人民情懷,深入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挖掘培育更多優質的法治惠民實事項目,擦亮“法治惠民”僑鄉品牌,讓法治的陽光普照僑鄉的每一寸土地,奮力推動法治江門平安江門建設向現代化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