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高千丈,葉落歸根。帶著父母的遺愿,近日,兩位來自湛江的古稀老人在韶關武江公安的幫助下,終于在有生之年完成父母囑托,找到了失散70年的親人。
民警向報案人了解情況。
漫漫尋親路,濃濃骨肉情。70多年前,兩位尋親人的父親鄒某從韶關市前往湛江市吳川縣謀生,但不久便病逝了,直到去世前老人也沒有和韶關的親人見上最后一面。老人去世后,自己的兩個孩子便與韶關的親屬失去了聯系,雖然老人在湛江的家人也曾回到韶關尋親,但因線索太少,一直尋找無果。如今,多年前的兩個懵懂孩童,也已年近古稀,但卻始終記得自己父母臨終前對韶關的親人的念念不忘和難以釋懷。為了完成父母的遺愿,2023年7月中旬,兩位尋親人便聯系了西河派出所,希望民警能幫他們找到失聯了近70年的親人。
70年前韶關的親屬寫給尋親人一家的一封早已泛黃的信封。
可求助人提供的線索極少,少到只有一張70年前韶關的親屬寫給尋親人一家的一個早已泛黃的信封。盡管信封上有韶關親屬的詳細的地址和姓名,但70年的歲月變遷和城市變革,僅憑一個地址和姓名,去尋找一名失聯半個多世紀的老人,也確實極為不易。接到群眾的求助后,西河派出所民警一直將這件事放在心里。經查詢大量的戶籍資料,初步判定70年前的寄信地址“曲江河西板桂坊”,應該就是現在的武江南地段附近。憑著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與轄區各村居委建立的密切關系,民警順著這個線索,一次次到武江南附近的武江南居委、向陽村委咨詢座談、一次次到村居委查閱歷史資料、一處處咨詢村中老人。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近半個月的走訪,終于確認了當年的“曲江河西板桂坊”就是現在的工農巷,并且還有一名健在的鄒姓老人。民警立即到鄒姓老人家上門走訪。經核實鄒姓老人正是尋親人一直尋找的親人。
5天后,雙方見了面,兩位尋親人和從未見過面的叔叔相擁而泣,完成了老人遺愿。
在西河派出所民警的幫助下,鄒家人這條歷經70年、跨越世紀的尋親之路,終于劃上了圓滿的句號。